今年人民幣的貶值一路的刷新,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至一年以來的低點。目前,人民幣匯率已接近過去幾年來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的1美元兌換6.8元人民幣的水平。消息一出來,對于我們的這些采購進口原材料的晶振廠家來說,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壓力.
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7月20日報道,7月19日上午,中國人民銀行把作為人民幣交易基準的“中間價”設定為1美元兌換6.7066元人民幣。在白天的交易中,人民幣一度跌至1美元兌換6.77元,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,比4月的最高值下跌7%以上。在海外投資者可以自由買賣的香港市場上,1美元可兌換約6.8元人民幣。
報道稱,促使人民幣貶值、美元升值的因素有很多,在中美貿易摩擦激化的情況下,擔心不斷減速的經濟進一步放緩是一個難以消除的因素。
隨著美國不斷加息,與中國的利率差縮小也導致人民幣貶值。中國長期利率低于3.5%,與2017年秋季相比下降0.5個百分點左右。美國長期利率為2.85%至2.90%,利率差縮小到了0.6個百分點。有大型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表示,“除了亞洲各國之外,中國也開始出現資金回流美國的現象”。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600余點后,兩岸人民幣迅速走低,繼7月3日跌破6.7后,人民幣再度跌破6.8。從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匯率(USD CNH)的實時數據來看,今日離岸人民幣短線跳水后跌幅擴大接連跌破6.78、6.79、6.80、6.81、6.82、6.83六道關口,刷新一年新低。
這種情況下,電子元器件的人民幣價格呈上調趨勢,電子制造企業(yè)的采購成本面臨壓力。
康比電子是專業(yè)生產的石英晶振,貼片晶振,陶瓷晶振,聲表面濾波器的晶振廠家,材料都是引進進口原材料,隨著人民幣的貶值,導致我們的采購成本也對著提高,除了一些原材料的問題,代理的進口晶振品牌也成為一個大問題。
除了自己生產的石英晶體振蕩器,32.768K晶振以外,同時還代理了市場上的熱門進口品牌,如日本的KDS晶振,愛普生晶振,精工晶振,NDK晶振,大河晶振,京瓷晶振等.除了日產的進口晶振之外,還有歐美晶振,瑞士微晶晶振,Abracon晶振,CTS晶振,ECS晶振……
并有超過67%的供應商表示,受人民幣持續(xù)貶值的影響,最近元器件晶振,石英晶體振蕩器等元器件的人民幣價格已經上調或者部分上調,另有19%的供應商在觀望,準備上調。也就是說,超過85%的供應商均受到人民幣貶值的影響。
而對于采購商來說,受人民幣貶值最大的影響是導致部分物料價格上漲,占采購商的60%,另有20%的采購商表示供貨出現緊張,但尚未影響到物料價格。由此可見,人民幣貶值已經對供應商和采購商產生較大影響。
在人民幣持續(xù)貶值的情況下,供應商、采購商等電子元器件公司該如何應對呢?55%的公司表示會提前下單備貨或者把物料備足,有36.69%公司選擇用美金交易,避開人民幣貶值的風險。但不管怎樣,人民幣的貶值已經影響到了元器件的價格。
目前元器件價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,其中缺貨漲價、人民幣貶值、人為因素是排名前三的因素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29.63%的公司認為人民幣貶值對元器件價格有較大影響。
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知,受調查者均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民幣貶值的影響,供應商面對成本壓力已經調價或者準備調價,給電子制造企業(yè)帶來相當大的采購壓力。對于一些客戶必須及時做好進口晶振,石英晶體振蕩器等一些物料的備貨,預防缺貨現象的發(fā)生而影響生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