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當切割的石英晶體可用作高質量的機電諧振器.它們的壓電特性(晶體兩端的電壓使其變形;使晶體變形產生電壓)使它們成為電子電路中的頻率決定元件.晶體因其高品質因數(QF)而廣泛用于振蕩器,時基和頻率合成器;出色的頻率穩定性 嚴格的生產公差;而且成本相對較低.深圳康比電子本文介紹了使用AT切割晶體的晶體老化;頻率誤差等;
老化
晶振的串聯諧振頻率逐漸變化.幾年內百萬分之幾的變化很常見.大多數變化發生在第一年或第二年.在較高溫度和振蕩幅度下,老化發生得更快.老化的主要原因是晶體質量的增加.增加的質量通常來自水晶盒內的污染物,這些污染物落在并粘附在水晶SMD晶體表面上.
頻率誤差
頻率誤差有四個主要來源:
●初始公差,或制造商在25°C時使用指定負載電容的容差
●隨溫度變化的頻率變化
●從負載電容變化"拉"
●老化
驅動級依賴
經過一段時間不活動(數小時到數周)后,晶振的串聯電阻可以遠高于其最大規定值,從而成為交流電驅動電平的函數.這種效應被稱為驅動級依賴性(DLD)或"困晶體".如果晶體受到機械沖擊或電驅動"硬",則串聯電阻通常會回落到指定的限制范圍內.
DLD被認為是由晶體封裝內污染造成的額外機械損失引起的.污染物可以是固體顆粒或水分,通常是在水晶上凝結或凍結的水.一旦振動消除了污染,正常的串聯電阻就會恢復.污染可能不會再次沉降(或至少不會達到相同程度),導致串聯電阻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變化.
當顆粒永久地粘附在石英晶振上,電極電鍍裂縫或松散,或晶體被劃傷時,就會發生不可逆的DLD.沒有晶體完全沒有DLD,但是更高質量的產品表現出更低的DLD,無論是串聯電阻增加的程度還是表現出電阻變化的單元的百分比.
為了減少與DLD相關的問題,請使用大的負電阻,大于制造商規定的最大串聯電阻的四倍.這消除了幾乎所有DLD問題.您也可以從制造高品質水晶的供應商處購買.或者,為經過工廠測試的低DLD晶體支付額外費用.
虛假模式
晶體通常在基頻附近具有不希望的機械共振.這些"寄生模式"可以被建模為與基頻分支并聯的串聯LCR分支.寄生模式通常具有比期望模式更高的損耗,因此不太可能強烈振蕩.(晶振廠家制造商通常會測試雜散共振,并且不會在這些頻率下運輸具有低損耗的單元.)
具有大負電阻的振蕩器通常在整個振蕩周期中限制或削減.在限制期間,電路的有效增益基本上為零(即,輸入的變化在輸出中產生很小的變化或沒有變化).除非寄生模式具有低損耗,或者有源電路不會強烈限制信號幅度,否則將不會有足夠的增益來使寄生模式振蕩.它們將被所需的大信號振蕩"阻塞".如果這些不希望的次級石英晶體振蕩器振蕩有足夠的增益,這些頻率會對PLL和其他電路中的相位頻率檢測器造成嚴重破壞.